|
近些年科技孵化器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科技孵化成绩骄人。有学者将国内孵化器行业繁荣的几个地方的相关经验总结提炼出来,称之为“上海模式”、“西安模式”、“杨浦模式”、“东湖模式”和“清华模式”。深圳的科技孵化事业虽未被上升为模式,但亦有其自身独特的经验。
从深圳经验来看,科技孵化器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各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特别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点尤为重要。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科技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区两级政策吻合配套与承接,为孵化器建立了宽松的生存政策环境;政府和商协会中介平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创新、支持孵化,营造了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市场机制是科技孵化器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探索并采用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重要保障。
组织保障:统筹规划,联动支持
科技孵化器行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深圳市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一系列规划中屡屡提到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全盘统筹、整体规划;在市级和区级两级政策措施实现较好承接,共同发力支持孵化器行业的发展。政府与商协会中介机构在服务功能上实现互补,联动效应显著。
统筹规划。早在1997年深圳市政府发布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府<1997>154号)在描述支持服务体系中明确提出建立“企业孵化体系”,即“建立高新区创业中心,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家的学校”。在2009年新出台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深府2009(158)号)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至2012年,基本形成各园区资源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建和提升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并要求“2012年建成虚拟大学园产业化综合大楼。规划建设大学城大学科技园,在大学城内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在重点建设的工程中规划了“重点发展区”、“提升改造区”和“控制整备区”三区,并通过法定图则把相关范围再度明确,为科技孵化器留下足够的发展地域空间。
市区结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实施体系。深圳市出台的科技孵化器政策措施包括《深圳市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和《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资助计划操作流程》,同时还有《关于加快高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政策》、《关于建设国际一流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配套政策》等相关政策;同时深圳市的有关区也出台配套政策,在落实深圳市孵化器政策措施前提下更进一步对辖区内科技孵化器给予个性化支持,以深圳宝安区为例,就有《宝安区科技孵化器资助计划操作规程》、《宝安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资助计划操作规程》等相配套,形成了市区两级承接的政策体系。
深圳市近些年把文化科技产业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对文化产业孵化器产业的发展也格外关注。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南山区在文化产业企业孵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区政府也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指引下,南山区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西部物流和旅游“四个基地”的优势条件,依托“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南山软件园大厦)、蛇口创意产业园、华侨城LOFT创意产业园、深圳动漫城、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同发路动漫产业一条街”等孵化器平台,把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作为当头大事,打造富有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南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集群。
协会与政府联动效应。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对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当然重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市场研究、行业自律和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也比不可少,二者互为补充、相互支持。深圳2004年就成立的科技孵化器协会。协会及时了解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科技创业园产业的发展成果与新的发展动向,为孵化器从事科技孵化管理和在孵企业创业提供便捷的服务通道。协会逐渐开展了与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有关机构的合作交流,并与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城市的孵化器协会共同组建了“中国城市孵化服务联盟“,通过搭建合作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孵化机构及在孵企业谋求发展商机,并在“异地孵化”、“联盟孵化”、“互动孵化”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创新。
氛围营造:鼓励创业和科技孵化
创业和科技孵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创业者是开展科技孵化的根本,而科技孵化是创业迈向成功的助推器。深圳市每年有多项活动鼓励创新创业和科技孵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交会”等大型活动。“高交会”全称“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个部委机构联合主办,深圳市政府承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高交会主要的功能是搭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平台,其实质是支持创新、帮助创业、促进科技孵化的官方搭台模式。在深圳与高交会可以媲美的还有“文博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推动创新和文化科技产业孵化。
“创业大赛”。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并联合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协办的“中国(深圳)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旨在弘扬创新创业和科技孵化文化、激发全社会对创新创业的热情。深圳南山区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由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承办、南山大孵化器联盟和招商局科技集团等联合协办,是一项鼓励创新、扶持创业的科技孵化领域的赛事。这些活动一方面为创业创新和科技孵化造势,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获得了奖金以外的融资支持。
打造富有特色的“创投广场”——不落幕的“融资交易会”。为了更好地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的孵化服务,深圳高新区设立“创业投资广场”,吸引专业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科技扶持基金,券商投行部和非上市业务部,产权交易所,评估、会计、律师事务所及担保、信用、专利服务中介机构进驻,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科技企业和初期创业者提供资本服务。创投广场每周都有企业融资路演活动,以帮助企业“零成本”实现融资,真正是“不落幕”的“企业融资交易会”。
模式创新:孵化器服务功能创新和赢利模式再造
孵化器依靠自身力量“滚动式”做大做强,首要是建立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就孵化器收入而言,可以分为“硬收入”和“软收入”两大类。所谓“硬收入”主要是指孵化场地租金收入;而“软收入”则是指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过程中实现的收入,如股权投资收入(如孵化器本身具有投资功能);融资中介、政府奖项申报、企业管理顾问与咨询、上市辅导、人力资源等服务收入。
在孵化器事业起步的早期阶段,其赢利主要来源于“硬收入”;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光靠“硬收入”已经明显不足以支持孵化器做大做强。现实来说,在孵企业对孵化器的增值服务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科技孵化期只有把提供服务获得“软收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特别是把以股权投资收益为代表的“软收入”作为工作重点,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学者郑孝国在《孵化器投融资模式探讨》中将孵化器的模式构建定位为“天使投资人”、“融资载体”、“风险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人+基金管理者”、“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人+基金管理者+融资载体”和“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7种,孵化器越大,其角色定位和相应功能则越全;赵黎明教授把孵化器与创投合作模式分为“内部合作模式”和“外部合作模式”两大类。内部合作模式是指孵化器作为资本所有人,直接参与在孵企业的投资;外部合作模式是指孵化器只作为融资中介,而不直接投资在孵企业。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和对合作效果的比较研究,认为孵化器与创投的内部合作模式具有更加高效、灵活和稳妥的优势。深圳在这方面无疑走在了前列,“深圳清华研究院”通过与创投的内部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滚动发展,成为了集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人、基金管理者、融资载体等多个角色为一身的孵化器产业集团。
1996年12月,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共同创建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眼,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研究院在实践中解决了发展模式和机制问题。定位于有特色的“高科技孵化器”,利用技术、人才、融资的综合优势,孵化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孵化高科技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总的说来,深圳清华研究院一方面依托院校的科研资源,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占领至高地,另一方面积极为科技成果产业孵化提供资金支持。旗下的“力合创投”在风险投资、孵化器建设、资金受托管理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方面做出了骄人的业绩,为孵化器事业的发展探索了值得借鉴的“赢利模式”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