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又代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圳高新区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深圳高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情况
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多重背景下,深圳高新区内生式发展模式的优势继续凸显,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超过20%。以深圳湾园区为例,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54.56亿元,同比增长34.20%;总收入4181.35亿元,同比增长34.13%;工业增加值1046.39亿元,同比增长30.59%;出口创汇226.96亿美元,同比增长51.24%;税收总额231.07亿元,同比增长27.26%;净利润299.57亿元,同比增长46.11%。
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是高新区四大支柱产业。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11.41亿元,同比增长39.01%,占园区总产值的89.07%,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行业、高端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等细分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光机电一体化实现工业总产值177.41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园区总产值的4.38%。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3.23亿元,同比增长18.27%,占园区的4.03%。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有翰宇药业、太太药业、万和制药,这三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45%,总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长势头迅猛,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51.39亿元,同比增长达21.75%,占园区的1.27%。
2011年深圳高新区产业分布情况表
单位:亿元
产业类别 | 2011年产值 | 2010年产值 | 同比 | 占高新区比重 |
电子信息 | 3611.41 | 2597.95 | 39.01% | 89.07% |
光机电一体化 | 177.41 | 180.55 | -1.74% | 4.38% |
生物医药 | 163.23 | 138.02 | 18.27% | 4.03% |
新材料新能源 | 51.39 | 42.21 | 21.75% | 1.27% |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是国家及深圳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深圳高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电子信息、锂电池等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深圳市政府为支持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振兴,实施新材料产业四大重点工程,包括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发展促进工程、产业合作拓展工程、产业集聚推进工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高新区超材料、建筑节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包装材料、医用材料等新材料企业迅速发展。其中光启、丹邦科技、方大装饰、永和高分子、赤晓建筑、星源材质、龙邦新材料等企业增长迅猛,增速均超过30%。
互联网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互联网产业是国家及深圳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具有低碳、环保、高价值的独特优势。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从科研到产业全方位的扶持发展政策,将深圳打造为全国最重要的互联网产业基地。互联网产业不断积极创新盈利模式,走出了一条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深圳高新区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迅雷等。2011年,腾讯实现收入211.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46%,迅雷实现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81.17%。
通讯产业稳中有增
通讯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移动宽带建设、智能终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势头。高新区通讯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保持营业收入的增长,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中兴通讯在保持规模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规模与利润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大向经营性组织转变的执行力度,提高运营效率。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稳固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续规模性突破全球主流运营商,通过与全球主流运营商在不同制式产品上的合作,中兴集团2011年实现收入1580.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39%。
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入区活跃
2011年受理审批申请进入深圳高新区企业1582家,同比增长21.69%。高新区新增企业共计1155家,约占业务量的75.63%,总注册资本约为981267万元人民币(以下简称万元),租用厂房面积约为367039 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2.67万元。其中,新设入区企业683家,占新增企业的59.1%,注册资本约为468197万元,占新增企业的47.7%,租用厂房面积约为138376平方米,占新增企业的37.7%;异地迁址入区企业472家,占新增企业的40.9%,注册资本约为484189万元,占新增企业的49.3%,租用厂房面积约为198994平方米,占新增企业的54.2%;新增外资企业86家,占新增企业的7.3%。这些新增企业的是深圳高新区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深圳高新区打造高、新、软、优的产业活力源泉。
二、深圳高新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实践
1、深圳高新区下一代互联网专业园
为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加快促进深圳市互联网产业的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打造深圳互联网产业基地的支撑与载体,全面落实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在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指导下,高新区管理处以长虹科技大厦为载体,建设高新区新一代互联网专业园。
深圳高新区下一代互联网专业园旨在为中小科技型互联网企业集群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发展平台,高新区管理处以园区新生成的建筑物为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将相同行业属性的产业归集于同一载体内,使企业之间互通互融,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依存关系,以达到产业链完善,产业集聚效益突出的目的。其主要任务是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高端软件、网络增值服务等领域。现已被认定为“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型产业集群”、“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基地”。
截止2012年11月底,专业园已入驻企业71家,面积已逾4万平方米,孵化入驻率到达100%,已成为高新区新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孵化基地。
深圳高新区新一代互联网专业园现由高新区委会委托深圳软件园管理中心进行管理,软件园管理中心借助深圳高新区完善的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及优越的产业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与品牌推广等服务。
2、深圳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园
为促进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以《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深圳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委托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IC基地”)与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发信息”)方于2011年8月合作建设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园”(以下简称为“信息专业园”)。
信息技术专业园位于深圳市高新区中区科丰路二号的特发信息港,入驻企业定位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和高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集成电路管理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国家和地方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政策的咨询和辅导,并发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的“三平台”(公共EDA平台、IP复用与SOC开发平台、MPW服务平台)、“两中心”(测试验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作用。信息技术专业园总面积47998.42平方米,入驻企业45家,其中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7家、上市企业1家。
为了更积极、科学、有效地管理信息专业园,合作建设三方共同成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园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现服务中心共8名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信息专业园的项目核查、协调服务、监督管理、政策咨询、专业培训、公共关系、人才推荐、行业统计、产业调研、投融资服务等。
深圳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园的建立将为促进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我市产业转型和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
3、深圳大族激光新一代移动通信专业园
为促进深圳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我市产业优化和升级,根据《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以大族创新大厦为载体建设深圳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园。新一代移动通信专项是建设的其主要任务是提升无线通信接入技术、组织实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专项(TD-LTE)、重点攻克移动支付移动流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以云计算关键技术。现委托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深圳市大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作建设了深圳高新区“大族激光新一代移动通信专业园”。
深圳高新区“大族激光新一代移动通信专业园”位于深圳市高新区北区大族创新大厦,专业园是以“政企合作”、“官助民办”新模式建立的、以园区现有移动通信领域的企业为依托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园区,旨在为科技企业集群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供一个服务平台。主要职责为专业园入园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市场与品牌等全方位服务。专业园规划面积为40000平方米,专业园入驻企业13家。现完成的主要工作有:完成《大族激光新一代移动通讯专业园合作协议》的签署工作并成功入驻;实行系统化管理,分三批次协助企业办理入驻相关事宜,备份纸质版和电子版合同。通过发放问卷,配合高新区处调查统计了专业园各入驻企业2011年度企业产值相关数据,积极筹备专业园企业见面会。整理、确立企业入驻条例、服务内容,搜集各企业文字介绍及演讲ppt,设计、印刷专业园入园手册500本;召开专业园入园庆典暨互动交流会;为专业园入园企业举办专场知识产权辅导活动,为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提供公益性的服务。
4、深圳市空间信息技术专业园
深圳市空间信息技术专业园由中国地质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的指导下组建而成的。产学研基地依托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的大型实验工程条件,凝集各高校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的相关人才及优质资源,有机结合深圳市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企业和空间信息技术人才,优化配套条件,积极推进专业园建设。深圳市空间信息技术专业园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以攻克、跨越基础技术与核心技术难关,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及应用产品,研究、制定国家空间信息标准和规范为目标,并逐步扩大软件研制和产业化的规模。
深圳市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园成立于2010年11月17日,选址于中国地质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园区占地面积7204平方米,建筑面积25800平方米(其中:深圳市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园使用面积约11000平方米)。经过近两年的规划与发展,深圳市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园已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配套条件,目前产业园内入驻企业45家,企业员工总数近1600人,其中90%以上的人员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012年园区内企业总产值达9.5亿元,纳税总额达10420万元,净利润达2.06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近70项。
三、深圳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建设探索
建设深圳高新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的背景:深圳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的土地和厂房以处于紧约束状态,早期粗放型的招商模式以造成空间的施用效率低下与项目配置的零乱,不利于空间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产业的集聚发展。因此,我们根据深圳高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有效解决园区内厂房资源短缺和项目配置零乱的问题,我们在遵循《深圳高新协议类空置厂房使用办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厂房调剂使用方式,盘活高新区内的存量厂房,提高厂房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突破空间瓶颈。
深圳高新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以产业链为纽带,集约节约园区厂房空间,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将相同属性的企业或项目归集于同一空间内,以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益集聚体。
1、专业园建设基本原则
根据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园区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园区未达标协议类空置厂房为载体,按“行业分类、产业集聚、价格可控、集中安置”原则,在深圳高新区未达到调剂标准的协议类厂房中,建设互联网、生物产业、新能源、电子商务、金融电子、军工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优先安排入选中央“千人计划”高端人才的高技术项目、我市重大产业项目、我市重点招商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入驻。专业园建设具体原则为:
(1)统一规划、科学布局
根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对新兴高技术产业园和重点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安排。以深圳高新区深南大道、北环大道为主轴在高新区南中北三个区重点配置,形成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合理布局、辐射扩展的格局。
(2)一楼一策、差异发展
依据产业类别、楼宇功能、空间资源、服务机构等情况,一栋楼宇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按类别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服务保障措施,形成差异化发展。
(3)产业集聚、优化结构
依据新兴产业园的发展要求,将同一类别高端、高技术项目集中配置在同一栋楼宇中,并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投资资本和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链拓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
(4)统一管理、价格可控
管理模式根据专业园的特点和要求,由专业园服务机构与业主单位共同商议达成,进驻企业或项目统一报高新区行政管理机构行政审批,业主和服务机构按企业需求提供配套服务。调剂使用价格在遵循《高新区协议类空置厂房调剂使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参照园区政府物业出租价格标准,测算该物业的综合成本,经园区管理机构、业主单位和专业园服务机构三方共同商议确定调剂使用价格,确保价格可控。
2、专业园运作管理模式
深圳高新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的基本运作模式是业主单位提供物业、由专业服务机构和业主共同管理、政府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撑,实现知识服务业与科技创业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园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专业园所提供的服务由高到低包含三个层次: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是园区行政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入园企业的各项行政审批、政策解读、相关扶持资金和专项经费等的申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