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72017/12/292017/9/272017/8/42017/6/152017/6/142016/7/112016/4/142015/9/242015/7/232015/7/32015/6/252015/6/42015/6/32015/5/282015/5/262015/5/212015/5/202015/5/142015/5/8
首页 -> 孵化载体联盟 -> 相关资讯 -> 正文
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到科技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发布者: 深圳市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发布日期:2014/7/29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  孙启新


    科技创业作为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是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重要渠道;是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方式。科技创业有别于一般创业,她是将创新理念外化为有效组织行为的实践活动,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或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产品或服务,具有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特点。科技创业者同样区别于一般创业者,科技创业者大都由充满创业激情和梦想,具备一定技术专长,但社会阅历和企业管理能力等都较弱的技术人员构成。对于正在创业或潜在的科技创业者,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必然要区别于一般的或启蒙性质的创业教育。

    一、中国科技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业启蒙教育初具规模。中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至今开展不足20年时间。现阶段社会上的创业教育以高校体系内的学生创业启蒙和针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创业技能培训为主,如北航、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高校设立的“创业学院”,主要采用无形学院模式,配置创业类课程与创业导师,但并不涉及学籍和院系调整,是现有高校培养体系外的补充体系。而针对大学生和就业困难人群的创业技能培训则以初步形成体系和规模,主要以下三类:共青团的KAB项目(Know About Business)/人社部的SYB项目(Start Your Business)/北京光华慈善基金的NFTE项目(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详情见表一)


表一 目前国内主要创业教育项目[1] 

 

KAB

SYB

NFTE

国内组织机 

由共青团、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的项目,中国青年报负责具体的推广事宜,侧重通过对高校的师资培训来普及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由人力资源与劳动社会保障部与 国际劳工组织合作的项目,具体由各地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及授权的培训机构负责培训,侧重对各种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的创业培训。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与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合作引进。通过各地合作机构引入实施。

目标人群

定位普及教育,针对大学生群体

定位职业教育,针对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等各种人群

在校贫困大学生

教学侧重

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传授创业理论知识,更注重理论性、政策性和科学性。

侧重培养学员的创业实践能力,更注重实操性、实践性,但在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显得不足。

侧重培养学员的创业实践能力,更注重实操性、实践性。

教学模式

第一部分为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自我测试、课堂演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嘉宾访谈、商业游戏等形式,第二部分为阅读材料。

小班化教学;

采用授课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游戏法等其中互动式教学方法。

既有创业知识的传授,又有成功创业者现身说法、参观企业、模拟谈判、销售实践等环节。

师资来源

开班授课培训课程讲师,讲师持证上岗讲课。师资来源:多为高校教师。

多来源于劳动培训机构,以及与社会上的一些创业服务机构合作。

授课教师获得NFTE认证教师的资格。

    无论KAB,SYB还是NFTE,其针对的对象基本都是大学生或就业困难人群,其目标都是帮助生存型创业者培训创业技能,解决财务知识、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创业的基本问题。 
    (二)科技创业教育方兴未艾。科技创业一般属于机会型创业,即以某项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寻找市场缝隙,其门槛较高,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商业环境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高科技项目和企业成为资本和市场的宠儿。而孵化行为、创新项目、资本市场三者不断博弈融合为开展科技创业教育提供了必要性前提和市场机会。
 
    我国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0万家,但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早期(潜在)科技创业者的培训才刚刚兴起。组织培训的主体是政府科技部门和社会投资(中介)机构。政府科技部门以提高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公益性培训;投资(中介)机构则以寻找投资项目为目的开展市场化培训,并为投资项目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但目前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机构,科技创业培训工作基本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和健全体系。
 
    目前现有科技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面对四类人群:潜在创业者;早期创业者;科技创业企业企业家;企业高管(CTO等)

    ·各类孵化器和投资(中介)机构开展的创业技能培训:主要针对早期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潜在创业者)。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几千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创业者培训和辅导的主要力量,半数以上都是政府主导性质的公益性培训;投资(中介)机构组织的创业训练营,如黑马训练营、“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创新工厂、36kr、天使汇、亚杰商会等创新型孵化器针对互联网创业者培训等,这些机构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好的项目并进行投资;各地创业大赛对参赛队伍的培训,主要培训参赛者的参赛技巧和提升创业能力。 
    ·技术创新方法培训:主要针对科技企业创业者和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如TRIZ培训,TRIZ理论是针对产品改进、技术创新,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用于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培训。
 
    ·商业模式创新培训:主要针对企业家和高管。如西交利物浦SKEMA商学院开发的KET/KGT工具包,其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针对孵化器内企业开发的创业工具包,是针对创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工具支持,适用于对早期创业者的培训。
 

    二、火炬体系下科技创业教育实践 
    火炬计划实施26年来,专注于科技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培育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但由于科技企业数量众多,无法全部直接面对,科技创业教育培训工作一直采取间接的方式进行,即以提高科技创业服务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间接提升科技创业企业的创业能力。目前已开展了“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火炬创业导师行动计划”、“科技创业培训平台建设”等几项工作: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已具一定规模,形成的金字塔式培训体系,以提升3万名孵化器从业者服务能力,间接服务和带动7.7万家在孵企业创业能力提高。

    目前纳入火炬计划统计的孵化器已达到1500家,并以每年超过15%的增速在增长。各地孵化器内共有7.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中创业,毕业企业已达5.2万家,千人计划人才超过400人在孵化器内创新创业,在孵和毕业企业中几乎囊括了我国大部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企业。这些企业代表着中国的未来,提高这些初创企业创业者和管理人员创业能力亟需专业的创业培训和日常辅导。孵化器的服务人员几乎每天陪伴着创业者共同创业,提供着各种创业服务和指导,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深刻影响着孵化器内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发展。“懂孵化、明创业、会管理”是对的孵化器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为此,火炬中心在每年一期的孵化器主任培训班基础上,自2012年开始规范教材、师资、考试、合格证。开展成体系,成建制的孵化器从业人员初、中、高级培训工作。 

                

    1)初级培训:自2012年开始,在火炬中心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孵化器一般从业人员的初级培训。该培训以孵化器基础理论、孵化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科技政策体系等四个模块为基础,邀请国内孵化器理论和实操届的知名专家授课。全国26个省市的孵化器协会或核心孵化器确定为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基地,2012-2014年上半年共开班53期、培训人数超过4515人(超过孵化器从业人员总数的15%),参训孵化器突破1000家(超过孵化器总数65%)。由火炬中心指导孵化器研究中心编写正式教材,目前已改版两次。

 


    2)中级培训:针对孵化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在26家培训机构中确定北京、上海、西安和深圳等四家4家为中级培训牵头机构,辐射周边地区。四地培训采用差异化战略,如北京以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培训为特点;上海以原长三角地区中高级培训为基础,重点培训孵化器建设与科技金融结合;深圳以粤港澳联动为特色,培训和引导华东地区孵化器建设;西安以园区建设与运营为特点,重点培训对初建孵化器的管理者。中级培训由中国孵化器杂志负责编写20个模块教材,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均以开班,共培养孵化器中层以上学员100余人。 
    3) 主任培训班:孵化器主任培训班是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的前身和起源,主要针对上一年度新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的主任进行培训。自2001年开始已举办13期,培训人员超过1500人,主任培训班为我国孵化器事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培育了大批优秀的管理者。
 
    4) 学位班:2009年在北理工开办一期孵化器专业工程硕士,30几位学员毕业并取得工程硕士学位证书。目前火炬中心正与中科院大学就联合开办创新创业MBA相关事宜沟通协调,已达成初步意向,拟定于2014年9月开班,毕业学员将取得硕士(MBA)学位与学历证书,预计招收学员30-50人。
 
    5)出国培训:另外,各地孵化器每年有许多出国学习孵化器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机会,如美国NBIA(美国孵化器协会)年会、亚洲孵化器协会年会(每年两次)、国内孵化器组织的出国培训等。
 
以上五类培训构成了完整的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不仅为我国科技创业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下一步科技创业教育在全国布局建立了基地。
 
    (二)火炬创业导师行动计划。 2008年,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共同发起“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行动”一经开展,立即得到了全国各级科技部门、尤其是各孵化器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参与。形成了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的创业导师辅导机制,当年认定火炬创业导师39人。
 
2012年,火炬中心修订出版《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工作手册》,形成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管理,各地孵化器的积极参与,集中管理与各自运作相结合的创业导师管理和辅导机制,当年认定火炬创业导师310人。在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的引领下,目前全国以形成9262人创业导师队伍, 创业辅导员7180名,创业联络员15009名,2013年,对在孵企业开展了63万人次的辅导培训,为被辅导企业融资89亿元。
 
    (三)科技创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以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基地为依托,以部分基地为试点,整合社会培训机构资源,直接开展针对科技创业者的培训,以期形成试点突破,全国开花的发展局面。由于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成功开展,各地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在组织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开始尝试依托孵化器培训基地,运用市场化机制整合社会科技创业教育机构和培训资源,直接对本孵化器的在孵企业或周边地区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开展创业培训。
 
    目前国内提供专业科技创业教育的服务机构很多,但如西交SKEMA提供的KET创业工具包、一些机构提供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创新方法TRIZ培训,以及创新工厂等投资机构开展的创业训练营等。这些机构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在不同角度和企业的不同创业阶段提供培训服务。各机构基本都在独自发展自身业务,没有形成合力。而孵化器作为科技创业企业地理集中平台,通过整合上述机构,由创业企业选择需要参训的机构和课程,实现市场化运行,培训机构优胜劣汰,以无形的手整合科技创业教育培训资源。
 
    该项工作目前以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基地之一--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试点,开展依托于孵化器平台的创业教育培训工作、模式成熟后将在全国有条件地区推广。


科技创业培训服务平台示意图
 

    三、科技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 
    火炬计划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一面旗帜,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担负起中国科技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任务。以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火炬创业导师等工作为基础,以火炬计划相关资源为依托,以整合社会资源为手段的科技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构建迫在眉睫。为此,探索以下七个方面工作,推动建立火炬科技创业教育体系: 
    
(一)孵化器从业人员能力提升; 
    (二)孵化器科技创业培训服务平台;
 
    (三)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推进;
 
    (四)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选手培训;
 
    (五)创业苗圃--创客培育;
 
    (六)科技创业理论研究及教材编写;
 
    (七)火炬创业教育门户。


火炬科技创业教育体系 

   (一)孵化器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推进。 
    以提高孵化器从业人员创业服务水平为突破口,间接提升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中国3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于遍布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社会资源,是一种基于社会化分工资源整合外包服务。提高孵化器从业人员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有利于其服务的在孵企业快速成长。 
    工作探索:在继续开展孵化器从业人员初、中、高级培训基础上,重点加大中级培训的开展力度,各地区中级培训形成特色;对培训负责机构引入竞争机制;持续改进培训教材并正式出版;对孵化器较多并有意愿成为培训机构的地区予以确定。落实与中科院大学合作“创新创业MBA”班,争取与北科大或浙大合作开展孵化器工程硕士班。
 
    (二)孵化器科技创业培训服务平台。
 
    以孵化器为平台,采用市场化机制整合社会科技创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由创业企业选择需要参训的机构和课程,市场化运行,优胜劣汰。以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试点,模式成熟后在全国有条件地区推广。
 
工作探索:建设网络平台,着重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机制。试点单位加强与培训加盟机构合作,提升创业培训价值,深化创业培训服务,扩大平台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品牌培训机构参与,使平台与地方科技工作及创业园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和有序结合。
 
    (三)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推进。
 
  创业导师工作经过火炬创业导师行动5年来的宣传和推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在多个城市形成体系。但是,经调研目前大部分创业导师在取得称号后并未深入开展企业培育和辅导工作。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我国文化中分享、开放、回馈意识还比较稀缺,与国外创业导师自主志愿的行为相比,我国的创业导师多为“被志愿”的提名、受邀以及确认,工作中缺乏对于志愿辅导的长效认同,单纯的声誉激励难以调动其履职的积极性[2]。
 
    2)我国创业导师多处于社会一线,他们很难抽出时间与创业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另外,由于创业导师与创业者所处行业的同质性,往往使得他们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关系。
 
    3)我国导师辅导模式相对单一,定期辅导、单纯的一对一的辅导模式以及座谈会等形式不利于创业导师灵活发挥辅导职能。
 
    工作探索:转变创业导师工作思路,变被动认定模式为主动出击方式,让创业导师工作由社会公益行为转变为精神激励+商业机制,真正有效服务于企业。
 
    1)扩大导师选取范围:与创新工厂、联想之星、亚杰商会等有志于创业辅导的机构合作,遴选创业导师,将苗圃、大赛团队于之对接。吸收更多已经退休的或者退居二线创业导师,使之可以全身心的为创业企业提供辅导和帮助。
    2)动态管理机制:限定火炬创业导师人数上线,制定火炬创业导师考核指标,推荐导师孵化器定期汇报导师工作成效,实施绩效管理。每个导师聘期三年,有进有出。
 
    3)机制创新:通过孵化器、创业苗圃、创业大赛等向创业导师推荐项目和企业,双向选择;建立导师培养体系,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专职创业导师。
 
    (四)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选手培训。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三届,在各地产生广泛影响,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报名踊跃,针对报名参赛企业和团队的培训需求日益迫切。短期的商业计划书撰写培训和应赛培训以无法满足参赛队伍的需求。结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及各地分赛区,在参赛过程中和比赛结束后开展创业培训。在创业大赛中发现优秀团队,推荐给以寻找投资项目为目的的创业培训机构,合作共赢,并通过项目推荐的模式将这些机构纳入火炬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工作探索:通过大赛遴选优秀创业项目和企业,推荐给创新工厂、联想之星、谷歌等知名项目培训机构,推荐给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大赛整合投资机构,知名企业,投资人,社会名流,提高火炬知名度。创业大赛选手培训与孵化器创业教育平台工作结合,在平台上引入各类培训机构对大赛参赛企业进行培训。
 
    (五)创业苗圃--创客培育。
 
    创客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模式,其在中国发展契机依托于我国完善的制造业生态体系,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机遇。创客凭借蓬勃的生命力已经渗透和融合于电子工程、互联网、加工制造、金融、文化、艺术、建筑、医疗、服装等行业[3]。而创业苗圃作为火炬创业孵育体系的重要平台,其对创业团队、潜在创业者的专业孵化经验特别有利于建设“创客空间”,并对创客进行培育。
 
    经调研,目前国家级孵化器内共有创业苗圃估计超过200家,而国内从事创客工作机构则较少,属于新生事物,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尤以北京和深圳的创客空间发展迅速。在各地创业苗圃内开展创客教育,将创业苗圃工作与创客思维结合,以创业苗圃为平台宣扬创客思想,整合众筹金融平台,激发创业团队创新创意,提高苗圃内科技创业项目的创新水平。
 
    工作探索: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举办创客大赛,召开“创业苗圃工作会”交流创业苗圃建设经验,将创客思维引入创业苗圃建设,促进创业训练营与创业苗圃合作,提高各地创业苗圃孵化创业团队水平。
 
    (六)科技创业理论研究及教材编写。
 
    科技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其灵魂在于对科技创业教育理论的建立。其外延工作主要是科技创业理论研究和科技创业教材的编写。
 
    火炬体系内目前整合了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研究力量,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业理论及科技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并开始着手编写科技创业教育培训教材。目前以开展部分研究工作有,与孵化器专委会、中科院政策所、清控科创等研究机构《关于促进科技创业若干意见》、《创业中国计划》;指导孵化器杂志、孵化器研究中心《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教材》(初级、中级);与吉林大学合作《孵化器市场化资源平台机制研究》;火炬学社研究《科技创业新特点和新趋势》等。
 
    工作探索: 
    1)利用火炬平台资源和数据资源,有条件开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研究力量合作开展研究,在以整合创业者教育平台内开展问卷调研,在孵化器内开展创业企业调研,配合科技创业相关研究;扩大合作范围和对象,如与清华“全球创业观察”团队合作开展科技创业研究,与吉林大学创业学院等大学创业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业基础理论研究等;争取课题研究经费,与部内沟通争取科技部内研究课题,提供研究经费支持。 
    2)在科技创业及科技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编写科技创业相关教材,制定教程。指导地方培训机构的正规培训课程体系设置,引导科技创业者成功创业。
 
   
 (七)火炬创业教育门户。 
    以网络平台为资源整合中心,整合各类创业教育信息和资源在网络平台开展创业教育,建立网络虚拟创业教育门户。目前,火炬孵化器信息管理系统(www.ctpio.org)已上线,504家国家级孵化器及其在孵的4万余家企业以使用该系统填写数据。在用户体验和推广方面工作已完成。 
    工作探索:
 
    1)目标:将火炬创业教育网络平台搭建为整合全国,甚至全球科技创业信息和科技创业教育资源的集散地。形成以火炬为中心的全国创业教育、研究、信息门户。
 
    2)在火炬孵化器信息管理系统(
www.ctpio.org)系统内开发创业教育模块,或直接将系统升级为火炬创业教育门户。 
    3)利用火炬的资源配置能力,以全国近两千家孵化器为节点,影响扩散到孵化器相关的7万家在孵和5万家毕业企业,中最终形成“火炬创业教育”=“科技创业教育”的培训品牌。 
 



参考文献
 

[1]《中国百余所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建议》,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校园伙伴 2014
 
[2]《美国创业导师研究》  清控科创  2014
 
[3]《创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于磊 2014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