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位于北京中关村西区的“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更名为“中关村创业大街”,吸引了3w咖啡、车库咖啡、36氪、飞马旅、黑马会等13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去年国庆时这条小街上了新闻联播,火了互联网。其“孵化器”的名头令人向往却又迷惘,“咖啡馆”是怎样与“孵化器”相结合的,拥有创意的年轻人们又如何在这里实现创业之梦?
记者近日走访了这条备受关注的“创业大街”,采访了众多从怀揣创意到实现创业的“CEO”们,这些手持咖啡、敲着键盘寻找“创意灵光”和“创业资金”的青年们,为大家揭开创业大街的神秘面纱。
“概念咖啡馆”如何成创业大街?
咖啡在西方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如中国的茶。沙发旁边的那个小桌子,不管你用不用它喝茶,都叫茶几,英语里叫coffeetable。开会的间歇我们中国人叫“茶歇”,而老外叫coffeebreak。和朋友出去小坐、聊聊天是have a cup of coffee(喝咖啡),其实也许你根本不喝咖啡。在西方文化中,喝咖啡只是一个形式、一个“载体”,它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找在一起交流和合作的可能。美国的调查表明,一杯咖啡,一众好友,就构成了激发创造力有效途径。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由阿里巴巴的几名员工出资创办的贝塔咖啡开创了创业咖啡馆先河,成为立志创业的北京it人的聚点,两年后,车库、一八九八、3w等多家创业咖啡馆都云集在北京中关村,以低廉的价格,为早期创业者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地点,也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沟通与聚会的场所。点一杯咖啡,与业内人共同畅聊技术难题,交流创意之光,寻求机会组合团队,直至找到合适投资人,满腹梦想的青年人在这里开始聚集发光,走向成功之路。
尔后,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孵化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是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天堂。车库咖啡更因为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的深夜造访而声名大噪。直至这种新颖的创业模式被新闻联播呈现在全国民众的视野内,引来一片惊奇。
一名技术咖,有点子,怎样在这里实现创业?
记者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W咖啡馆时,一片熙嚷,一楼坐满了年轻人,三三两两的结成小桌会谈,桌上摆着几杯咖啡和几台笔记本电脑,简单的陈设和激情探讨问题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这些80后和90后们的头脑风暴就在这里点燃着互联网业的微光。走上二楼,是两间会议室和一部分开放式平台,其中的一间会议室坐满了人,3W咖啡创始人、拉钩网络创始人许单单对记者说,这是微软诚邀各界移动及云开发者们参加的“Phone起云涌”开发者新年聚会。这里的会议室经常举办各种业内的小型聚会活动。大家都可以在线上报名参加。这让记者想起了3W咖啡微博的一条博文:开放平等,正好是互联网精神的精髓。
记者在3楼遇到了一位已经成功得到投资的创业者,这位创业者是妙计旅行的CEO张帆,他和他的团队成员均来自“BAT”(百度、阿里、腾讯),他详细的讲述了他在此成功创业的全过程。最初他和他的团队在研发了他们的定制旅行解决方案的互联网产品后,来到3W寻求机会和投资。他讲到:“有创意的年轻人们带着创意和作品可以在咖啡馆的网站上投递,而咖啡馆的管理者们也是相当专业的业内人员,会进行专业初筛,会将有投资价值的作品推荐给庞大的投资队伍,我们这些创业者将得到机会与投资人见面,并有可能在他们的帮助下获得投资、成立公司。”
由此可见,拥有创意的年轻人在这里能有更多机会得到垂青和投资,但门槛也是相当高的。创意是宝贵的,执行力和自我推广也非常重要,想得到投资商的垂青,并非易事,但在这里,实现的机会却很多,能否成功,能力和作品缺一不可。
当记者问到他已经得到了投资并成立了公司,为什么还要来这个地方呢?他腼腆的说:“多在这里走走聊聊,对我们很有好处,而且也听说了记者的到来,可以得此机会推广一下我们的产品”。他认为创业者在这里最渴望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者将钱投入,却并不干预作品团队的工作内容,这种开放、平等、效率、双赢的合作方式,是作品团队最希望得到的。
模式将在全国推广 与硅谷相比还应优化步伐
中关村创业大街咖啡馆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的模式上了新闻联播,在厦门、无锡、武汉、西安这些城市都有一些类似的机构和人找过3W的三位创始人。北京其他地区,例如亦庄经济开发区也前来拜访,希望学习他们的模式。
而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咖啡馆“孵化器”,也在全国多地铺开了连锁店,将开放和机会在地方上开花结果,为更多的创业人群提供平台。
我们在看到中关村这种新型的创业平台快速发展时,免不了将其与硅谷做以比较,也更需要我们以更加冷静的分析找出二者的差距。近年来中关村大批创新型孵化器,呈现出与美国硅谷同步创新发展的态势。比如,硅谷有Y Combinator,中关村有创新工场;硅谷有I/O venture,中关村有车库、3W等创业咖啡;硅谷有Tech Crunch、Silicon Valley Insider,中关村有36氪等科技博客;硅谷有Angellist,中关村有天使汇、创客空间……类似于硅谷的主体多元化、服务要素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孵化早期化小型化等新格局在中关村正在形成。
在相关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中我们看到,中关村创业孵化器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我们既要鼓励和创造条件(尤其是政策支持),使更多具有丰富创业经历的成功企业家投身创新型孵化器的创建和管理,也要着力推进形成创业孵化器管理团队建设的机制,全面优化升级孵化器管理团队人才结构,同时还要在中关村大力建设向前端延伸的大学孵化器,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更为便利和相对优越的创业环境与创业条件,为创业孵化器输送更多高素质、年轻有为的创业者人才,从而全面促进孵化器自身快速、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日子,高效和高质的孵化器平台将在全国推广复制,孵化器平台的不断升级也值得市场期待。通过记者的采访,我们看到创业者们也需要冷静的看待这条创业大河,优质的创意还要更加贴近市场的要求,年轻人的能力也要不断拔高,这样才能成功走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