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72017/12/292017/9/272017/8/42017/6/152017/6/142016/7/112016/4/142015/9/242015/7/232015/7/32015/6/252015/6/42015/6/32015/5/282015/5/262015/5/212015/5/202015/5/142015/5/8
首页 -> 通知公告 -> 联盟相关资讯 -> 正文
从“孵化器”毕业企业“深造”难题咋破解?
发布者: 深圳市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日期: 2014/1/24     

    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孵化器”,可谓这些企业成长的摇篮。然而,随着规模逐步增大、运营稳定性日渐提升,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面临着“下一站”的选择—“加速器”,成为承载它们的重要平台。 

  事实说明,刚刚走出摇篮的企业毕竟羽翼未丰,在移入“加速器”进行“深造”的过程中,空间转换、发展升级、资金缺口等一系列问题无不包含着巨大的考验,稍有不慎仍会折戟沉沙。对于园区和企业来说,重视并做好“孵化器”与“加速器”之间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记者杨耀青 

  “近半年以来,我们走访了五六座城市,考察了大约20个‘加速器’,其中半数以上都提出打造‘孵化器、加速器无缝衔接’的模式。”祖籍江西的黄栋,现在是沿海城市一家高分子材料企业的业务负责人,他表示,企业经过3年左右的艰辛成长,在“孵化器”里度过了初创期。如今,在寻找“加速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真正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并不多,“很多(加速器)只是把‘孵化器’规模做大了而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有受访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进入“加速器”后,资金需求量陡然攀升,比如租用或者购买厂房、办公场地等,再加上生产、销售、市场拓展等环节的投入,即便勉强凑齐这些资金,企业的流动资金也捉襟见肘,后续发展步履维艰。 

  融资、市场开拓、产业培育,这是“孵化器”毕业企业负责人受访时谈及最多的3个话题,也是这些企业进入加速阶段后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市部分大型企业、创业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应对挑战、破解难题,一方面要靠孵化链条的不断完善,譬如园区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体系,以上述难点为突破口,使相关环节真正无缝衔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要加快自身调整,特别是“领头人”思路的转变,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要求。 

  “生死线”考验 

  发展阶段脱节企业有如雏鸟折翅 

  “从初创期到加速期,对于企业来说着实是巨大的考验,一旦跨不过那条‘生死线’,之前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在一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年近五旬的程宏(化名)向记者讲述自己企业的发展历程,这是一家以环保技术为主要业务方向的公司,如今年产值已接近5000万元。 

  “2003年前后,我们企业经过几年的研发和发展,已经能够独立开展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环保治理业务,但要想进一步做大,还得持续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程宏说,当时企业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场地。“自己找地盖厂房,资金根本不够;找园区租厂房,总是遇不到合适的,找到的厂房要么不适合环保类技术、产品的研发,要么就是规模太大,以企业当时的能力难以支撑。” 

  “其实,我们就是想找一处中试生产的场地,但当时四处寻找都没发现合适的。”程宏告诉记者,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租用一些规模较大单位的相关设施,或是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总体说来,企业加速阶段,我们付出的成本、时间等代价比较大,正是因为发展阶段的脱节,让企业差点儿倒在‘生死线’上,好在我们团队硬撑过来了,现在有了比较稳定的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体系,企业发展稳步向前。” 

  虽然历经考验,但程宏的企业还算“幸运”,与之相比,现年39岁的西安人杨君,他的创业史则颇显苦涩—公司在进入“加速器”两年后无奈解散。 

  “那里入驻着十来家IT领域的公司,虽然没有明确称为某某园区,或是什么‘加速器’,但从提供的服务和入驻公司规模来看,已经和一般的‘加速器’没有太大差异。”回想曾经的创业经历,杨君惋惜不已,他说,那时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在IT领域创业打拼,由于技术、领域优势明显,公司在“孵化器”阶段可谓一帆风顺,进入上述“园区”后,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产业培育。 

  然而,屡出问题的供应链让公司不断错失发展良机,一开始是产品不能按时交付,随之而来的是订单骤减、人才流失,最后资金链也发生断裂……“如果当时‘园区’能整合入驻公司的资源,协助我们做好供应链的保障,或许公司就不会在快速发展期不幸折翅。” 

  优待“好苗子” 

  服务前瞻性延伸让企业及早加速 

  “不可否认,由于‘孵化器’和‘加速器’衔接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企业陷入了运营困境,特别是面对一些‘好苗子’,部分园区并没有给予特别的扶持。”王波是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他看来,“加速器”不仅要为企业提供合适的物理空间,更要具有前瞻性地考虑配套服务,例如融资、办公、生活等领域,提升企业成功迈向产业化的概率。 

  为此,上述示范基地的重点项目—协同创新港,建成后将主要面向初创型、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等,通过一系列研发服务平台、企业孵化与中试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使“孵化器”和“加速器”真正实现无缝衔接。 

  “众所周知,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园区运营商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创业期企业的资金融通方式,吸引各方资本。”王波说,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给企业提供科技贷款、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 

  “2010年成立,2012年销售就突破亿元,这样的企业发展历程着实令人惊叹。”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杨杉告诉记者,这家企业是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于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公司进行多项技术创新,把潜艇、船舶、航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应用于矿用安全设备、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研发领域,产品在总体性能指标和系统设计方面大幅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在园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5月和8月,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先后注资入股4000万元,为公司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杨杉说,进入“加速器”的企业都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尤其是对于一些“好苗子”来说,园区在资金等关键环节上“推一把”,就能产生非常不错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园区服务的前瞻性延伸也十分重要,例如在企业进入“加速器”的初期,园区除了继续做好孵化阶段的研发支撑、创业辅导等环节之外,还应协助企业做好战略规划、市场拓展等工作,努力培育产业。 

  契合“高成长” 

  选准“下一站”二次创业激情不减 

  只有符合一定标准,企业才能从“孵化器”中毕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技术研发失败、产品不被市场接纳,以及技术升级使得替代品出现等原因,是企业未能成功孵化的主要原因。 

  “能够从”孵化器“顺利毕业,这些企业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高成长性。”七成以上的受访园区负责人、工作人员表示,进入“加速器”,对于企业的整个团队来说无异于二次创业,除了园区方面的服务推动之外,企业自身也要紧扣“高成长性”等特点,满怀激情、发挥主动性做好文章。 

  “我认为,首先是要找准契合点,选好入驻的园区。”1月初,记者走进位于沣东新城的协同创新港,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这家专业从事陶瓷领域检验的权威高新技术企业,将要正式投入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吕刚表示,经过细致分析,他们发现这里的办公配套、物理空间等服务体系与公司的发展理念非常契合,加之便利的交通环境,以及相关区域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选择入驻这里,努力和园区共同成长”。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入驻的‘加速器’,这对其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用工、采购、物流、硬件设施、综合保障等环节。”1月7日,以承接高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项目—天海星沣东数码工坊全面启动,致力于打造适合关中地区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发展的“加速器”,项目投资商重庆天海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群生告诉记者,总结分析公司已建项目的有关情况,不难看出,专业培训、工商服务等深度服务体系,已成为企业选择“下一站”园区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相互促进的过程,有助于破解企业离开‘孵化器’之后的‘深造’难题。” 

  “领头人”思变 

  侧重点从潜心科研转向谋划经营 

  “我们创业园的大量事实说明,企业从‘孵化器’到‘加速器’,不仅要经历从培育企业到培育产业的转变,也要承担市场开拓、品牌树立的重任,最为关键的是,企业‘领头人’思维和角色的转变。”谈到企业自身在上述过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杨杉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企业“领头人”的市场意识不足,就不能及时、有效推出适应市场的产品,这是影响企业阔步向前的重要因素。 

  “所以,从‘孵化器’毕业后,企业‘领头人’的工作侧重点,应当从科研转向经营,这是企业在‘加速器’存活、发展的重要保障。”杨杉告诉记者,对于西安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 

  杨杉举例道,创业园有一家以研发新材料为主的企业,“领头人”在创业之前曾在高校的科研领域任职。在其带领下,公司诸多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地位,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领头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角色从“潜心科研”向“开拓市场”转变的重要性。按照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家企业不断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办企业,最重要的是让企业活下去并且发展壮大,‘领头人’一定要牢记这一点。”杨杉表示,进入“加速器”后,企业的自主研发体系基本健全,“领头人”有条件把工作重心向市场经营等领域转移,这样做,也有利于更好地与园区方面实现对接,合力做好成果推广、人才引进、市场合作等工作,让企业更趋成熟,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加速迈进。

 

来源:西安日报

打印】 【关闭